不唯茶香 淮山也俏

发布时间:2018-01-16

“今年种植5亩,预计能增收10万元。”在田垄边,50来岁的陈双金笑容满面。他是安溪长坑山格村的农民,去年种植2亩淮山,纯收入4万元。

这几年,部分山格村民从茶农转为淮山农。山格淮山种植业的发展只是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。

安溪是茶叶大县,但“唯茶是农”农业结构隐藏着巨大农业风险。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,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干部和百姓。



品牌农业绽放新蕾


当前正是种植茭白的季节,龙门镇桂林村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。
“每年3月-10月种茭白;10月底,茭地翻种大蒜和生姜。”茭农林文成自豪地说,茭白卖5万元,大蒜卖2万元,生姜卖1万元,扣除成本净收入6万元。龙门镇的桂林和观山等村,气候非常适宜茭白种植,村民种植茭白的历史悠久,经验丰富。按照因地制宜方针,镇里积极鼓励当地农民大力发展茭白种植。

“全村现在种植茭白1500多亩。”桂林村茭农林布袋乐呵呵地说,“商家络绎不绝地来基地订购,由于供不应求,有一次我们还推掉了5000公斤的订单。”

龙门镇党委书记叶海强介绍,该镇组建了绿色无公害茭白研究所,聘请专业技术人员,指导茭农发展茭白深加工,兴办企业实体,延伸 “产业链” ,目前,全镇种植茭白6000多亩,年可增收近1亿元。“桂白牌”茭白成为市级名优蔬菜,进入大超市、大农贸市场,成为全国农运会指定食品。

“受阴春雨影响,现在可谓是‘一粉难求’。”湖头镇福寿村的陈清火很有信心,“我们现在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有自己的特色,不愁销路。”这难求的一粉,就是湖头米粉!每天到湖头镇买米粉的客人络绎不绝。

宏福米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樟加说,目前,全镇共有米粉加工户2000多户,从业人员1万多人,年产量达近3万吨,行业产值3亿多元。

随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的实施,湖头米粉依托精细的分工,流水线式作业,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生产,产量大幅提升,突破了“缺量”瓶颈,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。同时,对传统的米粉包装进行设计改良,成为馈赠佳品,并加快中华美食文化博览园和湖头米粉产业园建设进度,让米粉文化品牌更好地“强镇富民”。

近年来,安溪县在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同时培育了淮山、米粉等五十几个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品牌,改变了农业“以种植业为主,种植业以茶为主,农民收入以茶为主,农产品以茶为主”的“四为主”单一农业结构,有效地降低了农业风险。



产业化经营硕果累累


山格是安溪远近闻名的“淮山村”。


村支书陈文爵说,山格村农户90%种植淮山,去年全乡种植面积达1500亩,产量3000多吨,产值达3000多万元,已成为村农增收的主打项目。

“从2003年开始,山格村先后成立淮山加工厂、专业合作社、产业促进会和技术研究会,并通过签约演绎公司等模式,推广产品。”谈起山格淮山的产业化之路,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陈主义娓娓道来。

在厦门巷北工业园区的福建凯悦食品公司,淮山原薯、淮山线面、淮山营养粉、淮山酥等淮山系列创新产品,正在食品生产线上,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出来。“淮山系列产品,很受消费者青睐。”公司老总陈国展如是说。

“山格淮山”正以华丽的身姿,一步步走进现代工厂,一步步进入消费者的视线。

去年,安溪长坑又成立安溪山格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,开发淮山系列产品,并与福建省乾龙农业科技公司达成投资总额4200万元的合作协议。“两三年间,在安溪发展1至3万亩的淮山种植田。我们有信心让淮山成为与铁观音齐名的农业品牌。”福建省商业联合会黄秘书长介绍说,经过调研,他们认为这项发展计划是可行的。

朱团能介绍说,近年来,该县以优势农产品集约化经营、集群化发展,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构建“公司+科研机构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+产业促进会平台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培育了一批带动强、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。截至目前,安溪有国家、省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,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82家,其中特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3个。



科技给力现代农业


依靠科技创新驱动,支撑现代农业发展。“农产品精深加工,依托农业科技创新,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,”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认为。


山格村的淮山采用PVC管横式种植法,让淮山“横着长”。首批用PVC管种植淮山农户陈登水说,这项技术改良了种植技术,简化了生产过程,减轻了劳力付出,又可以增加收入,亩产值增加了将近1万元,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尽管前些日子春雨绵绵,但因为拥有“神秘武器”的米粉加工户董明暖制作米粉丝毫不受影响。“这是一个全自动调温系统,可以全程记录,自动调控出最佳的温度、风力、湿度,让米粉 ‘秋风拂面’。”在董明暖的米粉加工厂,他自豪地说,“只要3间风干房,100平方米厂房,30个工人,米粉的日产量可达2000斤。”

调温系统在全镇的引进和推广,为米粉加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,依托精细的分工,流水线式作业,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生产,产量大幅提升,突破了“缺量”瓶,米粉加工靠天吃饭这一局面随着科技创新彻底被打破。如今,“风”干制作的米粉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。

朱团能说,政府通过开设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,开办 “农民田间学校”,开展“科技进万家”、“农民科技培训”等活动,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 “亲密接触”,农业科技的普遍应用,教育了全县农民。目前,尝到甜头的农民们学科学、用科学、搞农技创新已由被动变为主动,科技。

“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在发展茶业的同时,结合实际,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,借鉴成熟的茶产业运作模式,优化农业结构,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。”谈及今后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,朱团能的回答掷地有声。